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置教学研究单位10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
教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金融与经贸学院 | 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保险学 |
财税学院 | 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法政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 |
体育部 | —— |
创业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参考资料: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外聘教师1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比约32%,“双师双能型”师资占比约3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约占总数的98%。类别 | 名单 |
---|---|
全国模范教师 | 黄董良 |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 | 沃健、黄董良 |
浙江省行政立法专家库入选者 | 邵培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5个,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1项,立项省级及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42项,教师主编各类教材34本,开展省级及以上课程建设项目53项。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项、省级“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试点11个。建有“时尚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拥有9个院级智库,建有实验实训中心14个(含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84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86家。
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金融大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初、中级)、企业管理咨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 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 |
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 财政学、会计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财政学、会计学、电子商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社会调查(百村调查)、财政学、基础会计、管理沟通、大学英语听说、企业管理仿真实训、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金融活动之初体验、配送与配送中心、包装设计、经济学原理、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工程项目管理、政府会计、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中国税制、管理统计学、抽样调查、社区社会工作综合实务、互联网基础、市场营销学、文创类综合专业实训、初级日语、专项设计 (二)、综合评价学、金融学、物流成本管理、ui 设计基础、web 前端技术、房地产经营管理、管理学、建筑结构与构造、政府预算、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进出口报关、计算机实用技术、经营分析、国际税收、视频剪辑与创作、数字经济、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专业采风、针织服装工艺、劳动法、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社区管理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管理沟通、社会调查(百村调查)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企业管理仿真实训 |
省级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 | 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企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
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 | 经管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文创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 |
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电子商务系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荣获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全国财经类创业大赛二等奖、浙江省挑战杯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银奖、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共建专业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税收学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社会保障智能仿真实训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教研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实验教学平台设计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scpr”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为例 |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民法典的民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
海宁皮革城文创类协同育人项目 | 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加强校地合作,与海宁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校地合作委员会,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和研究院,建有“时尚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拥有8个院级智库,建有实验实训中心14个(含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83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4家,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构建了凸显经管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前列。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多项指标多年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浙江好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浙江省优秀青年律师”“年度杭州投资人物”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留学深造打造平台。开展学生游学、带薪实习和交换学习,攻读mba和国际硕士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项目,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及港澳地区多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开设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特色课程班,进一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