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办学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开设3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2013年新设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讲师5人),实验技术系列教师7人(含高工4人、工程师3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1名、辽宁省十大科技英才及青年科技奖2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7名、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1名。有5人获得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3人获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9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0%。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1人:全燮(2020)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燮(2009)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燮(2005)、陈景文(2013)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3人:全燮(2005)、陈景文(2013)、张耀斌(2019)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1人:全燮(2004)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杨凤林(1993)、周集体(1997)、全燮(2000)、陈景文(2014)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陈景文(2016)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刘猛(2019)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陈景文(2014)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2人:周集体(1998)、全燮(200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张捍民(2007)、赵慧敏(2008)、曲振平(2009)、张耀斌(2010)、蔡喜运(2011)、曲媛媛(2013)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人:全燮(2018)

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全燮(2013)

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1人:全燮(2020)

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燮(2018)

辽宁省优秀专家入选者4人次:陈景文(2007)、周集体(2007)、全燮(2007、2010)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8人:全燮(1997)、周集体(1999)、陈景文(2004)、李新勇(2007)、张捍民(2009)、张兴文(2009)、李爱民(2009)、赵慧敏(2018)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2人:李新勇(2019)、张耀斌(2019)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董应超(2018)、刘猛(2018)、刘薇(2018)、乔森(2018)、谢宏彬(2019)、刘艳明(2020)、姬国钊(2020)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燮(2008)

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张捍民(201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燮(20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张耀斌(2014)

辽宁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燮(2008)、陈景文(2020)

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人:全燮(2012)

学科建设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工程硕士:环境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资源与环境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

辽宁省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位列第6名;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评为a-类;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档。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学团队,建设1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编著出版1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科学专业为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

2006年,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辽宁省环境工程示范专业”,环境工程教学团队入选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2009年,“环境化学和实验”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编著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作为配套教材。

2011年,环境工程专业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本科专业评价,“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均列第1名。

2014年,“环境化学及实验”国家精品课程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5年,环境化学及监测教学团队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学团队。

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第二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奖励

2010年,“环境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培养环境类创新人才”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