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学术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4月,学院有1个科技部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及基地。有国家、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18个,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3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2个。(见师资力量,名单不完全)

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精细化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及基地: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石油化工爆炸机理与安全泄放技术科技研发平台、科技部大连气波制冷研究推广中心(省部级)、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安全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烟气余热利用装备防腐蚀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硼镁特种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智能化工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利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水化学与水质功能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硼镁资源化工与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辽宁省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省部级)

市级工程实验室:大连市功能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大连市先进分子筛催化剂工程实验室

校级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综合实验室

研究成果

据2022年5月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实验室研发的数码打印染料已占全球通用墨盒的20%;医学诊断染料大规模用于血液临床检验,出口100多个国家;光分解水制氢和生态纺织染料研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正在攻克彩色柔性显示、基因测序染料等。研制的可溶耐高温树脂是航空航天不可或缺的材料;水下声呐吸收材料、雷达隐身材料、环保轮胎等都具有领先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正在攻克核泵轴套、高容量锂硫电池电极等关键新材料。研发的煤化工合成气纯化技术,占全国产业化90%以上;低碳烷基芳构化技术30余套万吨级规模化应用;膜技术为石油尾气回收、消除“点天灯”、减少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正研究大规模风洞制冷等关键技术。

1999年至2020年国家级奖励
序号成果名称奖励类别、等级获奖时间完成者
1血液细胞荧光成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12樊江莉,杜健军,李朝阳,叶燚,陈庚文,彭孝军
2膜法高效减排与回收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12·12贺高红,杜国栋,阮雪华,马艳勋,姜晓滨,王连军,肖 武,李恕广,代 岩,杨树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8·12·12孙立成
4基团功能强化的新型反应性染料创制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12张淑芬,唐炳涛,马威,吕荣文
5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12·25彭孝军,段春迎,樊江莉,何成,白志平
6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12·23蹇锡高,王锦艳,张守海,刘程,杨大令,廖功雄
7含烃石化尾气梯级耦合膜分离技术的研发与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11·29贺高红,吴雪梅,李保军,阮雪华,赵薇,刘红晶,聂飞,李祥村,潘艳秋,孙力
8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02·11彭孝军,崔京南,张蓉,王力成,樊江莉,王立军
9高硅择形沸石的研制及其在烃转化中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01·20王祥生,郭洪臣,郭新闻
10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醚砜酮(ppesk)及其制备法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01·20蹇锡高,朱秀玲,张守海,廖功雄,王锦艳,陈平
11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12·19杨锦宗,张淑芬,赵德丰
1999年至2020年省部级奖励
序号成果名称奖励类别、等级获奖时间完成者
1光响应性体系的精准合成与功能调控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12刘涛,景旭,董大朋,王健,段春迎
2含cardo结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12陈平,熊需海,李俊,于祺,张丽影,姜将,刘哲,曾强,刘思扬,王静,夏连连
3碳基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与应用基础研究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10邱介山,于畅,赵宗彬
4生物荧光成像染料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12·5樊江莉,杜健军,王静云,吴彤,孙文,李朝阳,许文娟,叶燚,陈庚文
5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膜与膜耦合过程强化创新团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9·12·5贺高红、吴雪梅、姜晓滨、阮雪华、肖武、焉晓明、李祥村、杨建华、代岩、郑文姬、张宁、张晓鹏、张秀娟、潘昱、鲍军江
6基于廉价天然材料设计和构筑功能碳材料的新方法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12·31邱介山,王治宇,何孝军,于畅,赵宗彬
7分子水平人工光合成催化剂分解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12·31李斐,王梅,高岩,张培立,
8催化精馏-加氢提质非常规油品清洁转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12·31梁长海,李闯,陈霄,李汇丰,李银泉,李保明
9功能复合材料轨枕及其先进制备技术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12·31董黎光,李杨,冷雪菲,范佳,王艳色,李莹,尤瑞林,江万红,姚力,杨荣山
10金属—有机限域空间的可控构筑和催化基础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1·15段春迎、何成、刘涛、景旭
11生物染色染料及其应用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9·1·15樊江莉,王静云,杜健军,朱浩
12新一代二氧化碳捕集提纯核心技术和超临界输送集成及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019·1·4张永春,喻健良,陈绍云,郭新闻,闫兴清,陈思铭,郭晓璐,李毅
13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染料创制与应用创新团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奖2018·11·30带头人:张淑芬、彭孝军、段春迎团队成员:樊江莉、刘涛、宋锋玲、唐炳涛、肖义、李久艳、赵建章、吕荣文、武素丽、马威、牛文斌、杜健军
14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的创制与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8·11·30张淑芬、唐炳涛、马威、吕荣文、肖金秋、单斌
15高性能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先进制备技术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12李杨,申凯华,李婷婷,郭方,牛慧,马红卫
16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12贺高红,杜国栋,阮雪华,栗广勇,姜晓滨,马艳勋,肖武,王连军,代岩,季鹏飞,李祥村,周静,焉晓明,李恕广,杨树杉
17荧光分子探针和磷光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过程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12赵建章,籍少敏,张欣,邵景银,张财顺
18生物质多糖功能助剂的创制与应用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12张淑芬,具本植,唐炳涛,鄢冬茂,易先君
19二氧化碳高效活化与催化转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12吕小兵,任伟民,刘野,伍广朋,周辉,张文珍,王彦波
20新反应型染料的创制与工业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11张淑芬,唐炳涛,马威,吕荣文,朱海根,单斌
21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备法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2015·11蹇锡高
22吸附精馏技术精制二氧化碳装置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2015·04张永春
23二氧化碳捕集效率的调控与吸附剂功能强化理论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11陆安慧,李文翠,孙蔷,郝广平,张维萍
24荧光染料功能强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01彭孝军,段春迎,樊江莉,何成,宋锋玲
25桌面打印墨盒关键技术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12·01彭孝军,李东飞,吴俊中,汪栋杰,丁励,王风,樊江莉等
26可视化探针材料的设计与多位点识别新机制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07段春迎,彭孝军,何成,樊江莉,宋峰玲
27煤基炭膜的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基础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01王同华,邱介山,梁长海,曹义鸣,潘艳秋
28炼厂气梯级回收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10贺高红,吴雪梅,李保军等
29煤基微纳米炭材料的选控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01邱介山,梁长海,赵宗彬,周颖,辛勤
30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芳醚腈砜(ppens)及其制备法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8·10蹇锡高,王锦艳,廖功雄,张守海,刘程,杨大令
31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2005·10彭孝军,崔京南,张蓉,樊江莉,王静云
32温控配体与液/液两相催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02金子林,蒋景阳,王艳华
33计算机彩色喷绘墨水的研制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12彭孝军,崔京南,张蓉
34择形催化转化沸石催化剂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12王祥生,郭洪臣,郭新闻
35罗红霉素合成新工艺研究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苗蔚荣,张竹霞
36炼厂气集中梯级回收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3·10贺高红,李保军,阮雪华,苏雪锋,聂飞,范瑛琦
37吸附精馏技术提纯二氧化碳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2·11张永春,李桂民
38芳香化合物催化去芳构化/官能化新策略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12包明,张胜,冯秀娟,彭勃,陆仕荣
39耐高温杂萘联苯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功能膜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12·10张守海,蹇锡高,刘程,王锦艳,韩润林
40煤直接转化过程反应规律及产物调控机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1·15胡浩权,靳立军,李扬,刘全润,李显,张建波,王鹏飞,邹亮,华维
41高品质煤基可纺中间相沥青合成新技术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银奖2018·4·8邱介山,肖南
42面向有机物脱水沸石膜新技术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12杨建华,鲁金明,王金渠,张艳,李华征
43suzuki反应的绿色化及其用于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09刘春,邱介山,金子林
44高效二氧化碳分离材料创制及集成捕集提纯技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10张永春,贺高红,陈绍云,肖武,郭新闻,姜晓滨,刘岱,阮雪华,费潇瑶
45低浓度co2高效捕集及超纯co2制备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11张永春,贺高红,陈绍云,郭新闻,李桂民,肖武,姜晓滨,阮雪华,陈恒,·郭超
46氨磷汀及制剂生产新工艺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12孟庆伟,张成海,都健,董述祥,李悦青,初永坤
47高效合成有机碳酸酯的方法学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01吕小兵,张英菊,何仁,王辉,冯秀娟
48工业废气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综合工业化技术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07张永春,陈绍云,郭新闻,李桂民,王晓峰,陈恒,郭超,李毅
49煤炭等离子体气化机制及热转化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规律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2011·12邱介山,李文,赵宗彬,李保庆,陈皓侃
50精细化学品选择加氢集成技术创新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12吕连海,杜文强,荣泽明,辛俊娜,胡爽,王越
51精细化学品选择加氢集成技术创新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15吕连海,杜文强,荣泽明,辛俊娜,胡爽,王越
52氢化酶活性中心化学模拟与光驱动催化制氢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12王梅,刘建辉,彭孝军,潘景喜
53吸附精馏法回收精制二氧化碳工业化技术及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02张永春,宋伟杰,白洪亮,匡国柱等
54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高性能聚合物的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12蹇锡高,王锦艳,张守海,廖功雄,刘程
55环境友好液/液两相催化新过程-温控相转移催化辽宁省政府科技二等奖2001·12金子林,蒋景阳,王艳华
56吸附精馏法回收精制二氧化碳工业化技术及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10张永春,宋伟杰,白洪亮,匡国柱等
57耐碱型活性蓝kn-rsp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卢圣茂,王云德,吴祖望,林莉
58ea9506催化剂合成高纯度对二乙苯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01王祥生,郭洪臣,李连华
59烷基糖苷的合成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12杨锦宗,张淑芬,赵德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