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鼎城一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鼎城一中历史沿革

鼎城一中

历史沿革

1922年,常德部分知识界名流倡议,捐银两元,并向社会募捐,于同年3月将常德县城府学东街圣庙的东斋(今常德市育英小学内)稍加修缮,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命名为“湖南省私立高级隽新小学”。

1925年春,“隽小”停办,改办初中,仍分春、秋两季各招一个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10月,由于常德城区屡遭敌机轰炸,学校被迫疏散到沅水以北镇德桥附近的周家大屋,并在距校3公里的朱家桥查陂庵设立分校,在附近一座祠堂设立隽新附小。

1945年,学校迁至常德市白鹤山。

1953年下期,学校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常德县初级中学”。

1958年7月,学校改名为“常德县第一中学”,并增办高中。

1981年,常德县政府相继迁入武陵镇,武陵镇人口急剧增加,迅速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4年,常德县政府决定兴建武陵镇中学,刘岳汉任校长。1984年8月,陈晶琪、陈自森任副校长。武陵镇中学当年在全县范围内招2个高中班、4个初中班,全校学生658人,教师56人。

1986年9月,龚德明任武陵镇中学党支部书记,龙先成任校长。这一年,武陵镇中学有178人参加高考,上线人数为110人,文理科统考人平总分全县第一,升学率全县第一。

1990年9月,常德县一中从白鹤山迁到武陵镇,与常德县武陵镇中学合并,并更名为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1999年,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被授予省重点中学牌匾。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