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3个教学系,开设15个专科专业。系(部) | 专业名称 |
---|---|
电力工程系 | 电力技术类(含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
综合能源工程系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含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动化类(含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
供用电工程系 | 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专任教师(含系部行政兼课中层)135人,其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人,占比2·22%;硕士学位专任教师64人,占比47·41%。双师素质专任教师58人,占比为42·96%;高级职务专任教师60人,占比为44·44%;青年专任教师76人,占比为56·3%,兼职教师人数达120人,有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68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网公司人资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电力公司级专家人才后备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类别 | 姓名 |
---|---|
福建省高职专业带头人 | 张继伟 |
福建省优秀教师 | 张继伟 |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a 类)1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有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4个,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1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0门,泉州市第二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第二批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1个,有校内实践基地5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供用电技术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自动化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电力技术类、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 |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a 类) | 供用电技术专业群 |
省级示范专业 | 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
省级精品专业 | 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
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 | 供用电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 | 智能输配电产业学院 |
省级教学资源库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维护与检修、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线路安全、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风光发电控制技术、电气运维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供用电系统、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岗位综合柜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 plc与组态技术、应用数学、供用电设备、光伏电站运维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2本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22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中广核、中节能、京东方、厦钨集团、厦门市政、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保持校企合作,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民用航空局认定固定翼无人机福建省唯一考点、国网公司配电带电作业认证、省级电力电缆认证、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八闽工匠学堂”实训基地等资质,年均培训量16万人天,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加入“泉州市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泉州市机械职业教育集团”、“泉州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理事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