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百天建校
1964年4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在旅大建一所日语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指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前身“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开始筹建。从筹建学校、准备校舍(借用大连6所高校部分校舍),购买设备,选调教员,选编教材等,到迎接首批500名新生入学,仅用了约140天,创造了“百天建校”的历史。
三次搬迁
1970年3月,为贯彻落实“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学校从大连市区的南山脚下搬到相距180公里的庄河县明阳公社(现今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校舍是荒山沟里抗美援朝时期修建的部队营房,条件十分艰苦。学校一边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一边修建校舍,为招收新生创造条件。同年8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设日语、英语、俄语、法语、蒙语5个专业。
1975年,经过二年的努力,学校从明阳全部回迁至大连。当时原有的部分校舍仍被其他单位占用。师资、设施等严重不足。1978年7月,学校升格为大连外国语学院。1986年7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2001年底,各种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达8000人。然而,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学校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2年1月,学校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新校区,塑造新大外”的发展思路。不久,新校区筹建工作开始。2003年,学校因办学条件不足被教育部列入“黄牌学校”名单。如不尽快改善条件,学校将被限制招生。
里程革名
2013年4月,大连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同年12月,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8月,学校章程经辽宁省教育厅核准实施。
2017年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大连外国语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
2021年6月2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大数据产业学院揭牌成立。6月23日,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2023年11月13日,大连外国语大学上合学院在辽宁大连正式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