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批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建有3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累计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30个。拥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拥有23个社科研究智库平台。类别 | 名称 |
---|---|
省级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3个) | 江苏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含共建)(12个) | 江苏省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家居智能化电工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昊邦)汽车座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精密花辊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天华)光伏智能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展览展示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型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效节能温控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化检测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微电机制造高效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铁制动系统核心部件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液压冷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 | 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及应用研究 |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个)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 |
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 | 常州市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常州市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州市数字艺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实验室、常州市无人机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废弃物分析测试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市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4个) | 常州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社会科学院数据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会、常州市中华成语研究院 |
行业创新平台(2个) |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化工危废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联合创新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近五年以第一申报单位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项,授权发明专利316件,牵头、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8项,纵横向到账经费近7亿元。
2020年2月至3月,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立项7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申请人 | 所在学院 |
---|---|---|---|---|
1 | 迁飞性害虫灾害恢复力的影响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 | 规划基金 | 张㢬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 | 智能无障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策略 | 规划基金 | 陶裕仿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3 | 大运河文化的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研究 | 青年基金 | 彭伟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4 | 新兴百美图与近代新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 青年基金 | 刘秋兰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千多个。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馆藏纸质电子图书40余万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20余万种、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近50种。
学术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11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哲学、法学、文学等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论坛、高晓声研究、文学、艺术、成语文化、翻译研究、语言文字、法律社会、教育纵横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