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长阳县地处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东连宜都市,西接巴东县,南抵五峰县,北邻宜昌市、秭归县,全市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县域国土总面积3430平方公里。长阳城区距湖北省省会武汉346公里,距宜昌市中心城区60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0°21′—110°20′、北纬30°12′—30°l6′。
长阳县系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度地带,属云贵高原东延的尾部,武陵山和川东巫山余脉延伸至境内,蜿蜒于清江二岸,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山区地貌;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多为高山峻岭、东部多为低山河谷。
长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太阳辐射量96-102千卡/cm2,年均降雨量1366·2mm,年均气温16·5℃,无霜期250-290天。长阳的气候以其独特的“立体型”气候而著名,全县海拔高度从48·7-2259·1米,使气候呈“立体型”多样性分布。低山河谷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终年无雪无霜,热量资源丰富;中山(海拔500-1200米)地区为典型的温带气候,复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为典型的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夏季温凉。
长阳县现辖八个建制镇、三个乡,全县总人口40·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9人,人均耕地面积1·9亩,城镇人口11·0万人,占总人口的27·0%。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31·3亿元,年均增长7%;县级财政收入1·84亿元,年均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6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亿元,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580元和2095元。
长阳城区地处清江下游,区域内沟壑纵横,山环水绕,翠绿穿城,自然环境景观极具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阳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初显雏形,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逐渐步入良性互动发展,为建设浓郁地方特色的山区滨江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至2004年底,长阳城区建成区总面积约5·92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6·8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6·5平方米。
湖北长阳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同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验收为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08平方公里。随着“一区多园”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辖长阳清江健康食品产业园、长阳创新产业园、磨市工业新区、贺家坪物流产业园等骨干园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