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专业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开办21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5个教学机构。
院系设置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临床学院 | 临床医学(含留学生)、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 | 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 |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护理、涉外护理 |
心理学系 | 应用心理学 | - |
中药学系 | 中药学 | -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生物信息学 | 医学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涵盖36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1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2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6个,校级重点学科26个、特色融合学科2个。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类别 | 名称 |
---|---|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生物学 |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药学等 |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 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中医、应用心理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 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放疗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护理、中药学、应用心理等 |
省级重点学科 | 中药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 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内科学、眼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 皮肤病与性病学、眼科学、泌尿外科、呼吸内科 |
国家重点中医专科 | 中医妇科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4084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02人,正高职称254人、副高职称567人,博士188人、硕士1453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5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贴专家、青年技术拔尖人才、“三三三”人才等专家荣誉称号近百人次。类别 | 名单 |
---|---|
省级教学名师 | 孔祥玉、杜玉凤 |
省“三三三”人才工程 | 梁莉、杨振军、陈志宏、赵志国 |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带头人:杜娈英)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品牌特色专业2个、应用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 | 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临床医学、护理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中医学、中药学、应用心理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 |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 |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 |
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能学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
河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所在单位 | 负责人 | 层次 | 时间 |
---|---|---|---|---|---|
1 | 生物化学 | 基础医学院 | 周晓慧 | 本科 | 2002年 |
2 | 人体解剖学 | 基础医学院 | 孔祥玉 | 本科 | 2003年 |
3 | 病原生物学 | 基础医学院 | 陈晓宁 | 本科 | 2005年 |
4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基础医学院 | 赵淑敏 | 本科 | 2006年 |
5 | 病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李玉红 | 本科 | 2008年 |
6 | 病理生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高维娟 | 本科 | 2008年 |
7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基础医学院 | 王春艳 | 本科 | 2009年 |
8 | 医学机能实验学 | 基础医学院 | 刘豫安 | 本科 | 2010年 |
9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系 | 杜玉凤 | 本科 | 2011年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主编参编3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130余部教材。
交流合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留学生生源遍布12个国家;学校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聘请了2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其中5位外籍院士为特聘教授。丹麦和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 hultborn教授于2013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16年获得“河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ian hickson院士于2022年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燕赵友谊奖”。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隶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36所、实习医院22所。
直属医院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
非直属医院 | 承德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承德市中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保定市第一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保定市第二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
教学医院 | 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等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