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历史沿革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历史沿革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60年秋,建馆之初,本着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和收藏保管标本之目的,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设立了三个地质专业陈列室,随着师生员工在野外地质实习采集回来的地质标本日益增多,1962年,这些地质专业陈列室合并,命名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示岩石、矿物、矿产和古生物等地质标本,它不仅是学校重要的专业认识实习基地,同时也对外接待一些零散的社会参观者。1965年建立了面积达800平方米的综合馆。

2016年10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明确“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在校区内共同策划、筹备、建设一所成都自然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一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成都自然博物馆将矗立于成都理工大学校园。

2017年11月,《自然博物馆方案征集代理机构比选公告》公布,成都将在位于成华大道东三段的成都理工大学西北侧,修建成都自然博物馆,并拟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

2020年5月31日,成都自然博物馆主体结构完工。

2022年3月,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超20具恐龙化石已装架好;同年6月14日,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正式竣工验收。

2022年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2年11月,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4年6月27日,博物馆将结束为期3天的地面地胶修复工作,恢复对外开放。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