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长春大学办学条件

长春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开设4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体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长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所在学院
经济学经济学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
金融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育学学前教育长春大学文学院
文学汉语言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汉语国际教育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英语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俄语
日语
西班牙语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长春大学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工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车辆工程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机械工程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管理学工业工程
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人工智能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风景园林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农学园林
医学针灸推拿学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康复治疗学
教育学特殊教育
管理学工商管理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艺术学音乐表演长春大学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音乐学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舞蹈表演
动画长春大学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绘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长春大学美术学院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参考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长春大学学科建设情况一览表
类别名称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中医学、工商管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农业、林业、会计、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
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学科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工商管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网络空间安全等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长春大学有教职员工12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4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32人,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
长春大学师资一览表(部分)
类别名称
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李荣和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李荣和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荣和、张代治、赵骥民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李丹、王丽丽
吉林省高级专家赵骥民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赵骥民、王丽丽、秦宏伍
吉林省优秀教师于春荣、肖玉山
吉林省教学名师肖玉山、王金玲、张春颖、李杰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王丽丽、、赵骥民、李丹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长春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省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2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级优秀课47门;共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

2023年7月,学校理学院张晓颖教授领衔的数学学科教师团队被认定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长春大学质量工程(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针灸推拿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特殊教育、会计学、俄语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会计学、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通信工程、针灸推拿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车辆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表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绘画等
省级一流课程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中外园林史、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概论、旅游学概论等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图学、插花艺术、物联网工程仿真技术、日语泛读、旅游学概论、画法几何及工程图学、导游业务
省级“金课”建设项目旅游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
省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专题
省级精品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大学外语、旅游学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日语精读、
省级优秀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数据处理基础、旅游学概论、日语精读、计算机文化基础、旅游中外民俗、英语精读、俄语精读、旅行社经管管理、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朝鲜语精读、旅游经济学、日语泛读、大学英语、中级财务会计等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通信工程教学中心、电工电子教学中心等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聋人美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工程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依托产学合作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联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教学成果

2016-2022年,学校教师以第一主编身份出版教材47部。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和首批普通本科高校省级重点教材立项建设推荐工作中,学校特殊教育学院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会计学基础》《客户关系管理》《招贴设计》《java程序设计》4部教材立项省级重点教材,截至2023年12月,学校2部教材通过省教育厅教材结项出版申请。2023年5月,学校教师主编的《汽车营销实务(第2版)》获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保险基础与实务(第五版)》原“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复核获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56项。
长春大学教学成果(部分)
级别获批项目名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创新高等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机电类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传承“团风”精神,构筑新时代思想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应用与创新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搭建集团化办学平台 创新本科转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产学研赛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旅游管理专业“学院+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旅游学基础》
独立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吉林省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餐饮服务与管理》
搭建平台 创新模式 以旅游专业集群为示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基于“五个一”工程计算机类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贯穿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体系研究与实践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长春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是中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学校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成立亚洲首家开展叶赛宁专门研究的机构——叶赛宁文化教育中心,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2021年,学校获批成为中日韩三国政府主导的“亚洲校园”项目实施院校。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先后与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承担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中俄政府奖学金项目等10余项出国留学研修项目。与俄罗斯、韩国、乌克兰、日本的7所大学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长春大学与国际院校合作交流项目表
项目院校名称交流形式
韩国留学项目韩国启明大学“2+2”学分互认,获得中韩两国高校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韩国清州大学一学期交流生;“2+2”学分互认,获得中韩两国高校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美国留学项目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一学期或一学年交流生;硕士研究生
法国留学项目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本升硕“3·5+1·5”;本硕连读“3+1+1”
台湾交流项目中国台湾中原大学一学期交流生
澳大利亚留学项目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一学期或一学年交流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马来西亚留学项目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一学期交流生;硕士研究生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一学期交流生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一学期交流生;硕士研究生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学术交流

长春大学承办了“2022产学研用国际合作会议(长春)长春大学分论坛”——中俄合作框架下后疫情时代俄汉高端翻译人才联合培养学术研讨会、残疾人士智能康复设备制造与新材料研讨会;参与教育部“亚洲校园项目”的实施工作,与日本广岛大学,泰国农业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印度教育大学共同在线上就融合教育发展、社会共享等相关内容进行交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