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之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是印有由启功题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横式长方形证章。

校旗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旗设计为白底红字,中央印有启功题写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字样,左上方配以彩色校标,寓意学校传承圣洁医道、播撒济世丹心。

校标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标图案由蛇、手杖、杨柳枝和心形外框组成,“蛇与手杖”图案是国际通行的医药卫生标志,位于标志中央。标志的整体寓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行和智慧培育英才,以仁爱之心包容四海,以中国医药造福人类。其中,蛇象征智慧;手杖变形为针形,象征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融合;杨柳枝象征生命和吉祥,也是天然药用植物的代表,并寓意中医药人才的茁壮成长。蛇与手杖、交叉的杨柳枝分别组合成英文字母“b”和“u”的形状,是校名中“beijing”和“university”的缩写,突显学校的地域特征和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心形外框顶部镂“bucm”,是英文校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的缩写。

图案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红色象征阳光,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

精神文化

校训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训为“勤求博采、厚德济生”,这八字寓含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其中,“勤求博采”语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现用以表示该校师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汇通中西,学贯古今。“勤求博采”四字集中讲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厚德济生”中的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济生”四字合而表示师生要宽厚仁爱,品德高尚,以仁术普济苍生,全面服务社会。此四字主要讲品德修养、做人、做事。

校风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风为“自信向善,和而不同”,分别出自《墨子·亲士》《礼记·大学》《论语·子路》,所表现出来的正是笃定与仁爱、包容与开放共享的情怀。

教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风为“崇德尚学,承古纳新”,分别出自《礼记·大学》《易·系辞传》《师说》,彰显了北中医的师德与学养风范,也体现了北中医人所坚守的传承与创新品质。

学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风未“博学勤思,笃诚践行”,分别出自《礼记•中庸》《论语·为政》《朱子语类》,是对北中医建校以来学生风貌的集中展示。其表达了北中医人以深厚的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定的济世理想和躬身服务的奉献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而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

校庆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庆日为每年的9月3日。

校歌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歌名为《承诺》,由戚建波作曲、车行作词。

社团文化

截至2018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已设有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传媒中心、社团联合会等9个直属学生组织。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社团分为艺术特长类、传统学术类、公益实践类、体育健身类、语言文学类、专业技能类五大类,社团的基本活动涵盖了舞蹈培训、影评竞赛、中医研讨会、辩论赛等。截至2024年2月,学校的注册社团总计59个。

校团委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是在党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学校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校团委内设宣传部、实践部、组织部、文体部、理论研究室,为全校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校社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以“监督、管理、服务、引导”为准则,管理和引导全校在册学生社团的活动,以开展丰富课余生活,保证学校学生社团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国防联盟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防联盟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国旗护卫队、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女子民兵连和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合并而成,是一个以国防教育和爱国教育为宗旨的大型社团,隶属于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同时接受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民武装部指导。

医武堂

医武堂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社团,旨在传承并发扬中医和传统武术,力求培养一批志在成为中医和传统武术脊梁的青年。其日常活动包括每日晨练、“中经大讲堂”以及“杏林讲武”,该社团每年还会举办与医武相关的讲座、举行征文大赛及太极拳比赛。

岐黄志愿者协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是校级组织之一。截至2019年5月,该协会内正式注册23个志愿组织,其中包括岐黄爱心社、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等12个志愿者分会,以及推拿协会、手诊协会、耳针协会等11个志愿类团体。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