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景区文化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景区文化

意义

中华民族园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族博物院的宗旨是:展现民族建筑,保护民族文物,传播民族知识,研究民族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景区内收藏文物10万余件。复原陈列展览涵盖建筑、环境、人文、文物等四个方面。社会教育围绕爱国主义主题,扩展到众多领域。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自然,就是中华民族博物院建设的新理念、发展的新方向、陈列的新形式。

收藏

博物院共收藏各民族文物、用品10万件,包括民族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交通用具、宗教用品等。专题陈列由专题藏品展览和图片展览、少数民族地区专题展览有机组成。展览方式主要采用可视、可听、可参与、可触摸的形式。动态陈列、动态演示展示民族服饰、歌舞、工艺、节庆、饮食、体育等;静态展示以陈列为主,陈列内容分为各民族民居、寺塔原状陈列,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三大类。

游客在参观民族村寨时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节庆、生产、习俗、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从而获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享受。

文化活动

为使民族体育运动以大众化的形式走向社会,中华民族园的民族艺术团编排了三套民族韵律操,融合了中国8个民族(藏、蒙、纳西、土家、白、彝、佤、摩梭)的舞蹈动作,易学易练、动作优美。每天清晨,在我园的民族团结广场,都有160名少数民族演员穿着56个民族的民族服装进行集体表演,吸引过往行人和游人的注意。

在民族园内表演的民族体育项目共有9个表演点,分别为:蒙古族、苗族、佤族、土家族、白族、纳西族、景颇族、藏族、傣族景区,开展的项目有:苗族上刀山,藏族大象拔河、拉木鼓,佤族飞陀螺,土家族高脚马,白族推铁环,纳西族毽球,景颇族跳竹竿,蒙古族摔跤、抖空竹等项目。这些项目中的大部分,游客都可以亲身参与。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