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介绍
综述
传统文物展中,我们更多见到的是帝王将相、卿大夫、珠宝玉器的印记。老百姓的用品,由于无法埋藏于地下,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恰恰就是那些不能称其为“出土文物”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却是人类生命文化的写照。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的根。双扇为门,单扇为户。“门户”,入必由之,出必由之。历史的风风雨雨,门总是首当其冲。城门、坊门、宅门;门色、门钉、门槛;门神、门镜、门符……门总是引人注目的。门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出入口,所以我们的展览,就从“门”开始。绣房
“绣房”是中国妇女的“天地”,绣房展馆占地500多平方米,主要展品是绣品、梳妆台等。雕花的木床前,有二架古琴横卧在那里,伴随着昏暗的油灯,摇晃着的缠脚架,浅浅的铜盆,笨重的柜子,冰冷的花瓶,硬硬的脚踏板在那里。
征集地区:江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书房
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修心养性的地方,书房占地约100平方米,主要展品是书籍、古乐器。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的教育思想下,只有男人才有机会读书,因此,在未产生学堂的近百年前,书房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象征着教育的殿堂。书房中堂上挂着的字匾,讲述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书房有文房四宝、四书五经、奇山玉石、名人字画。书房中堂上的太师椅,是准备给先生和父母坐的,学生只能坐在二侧的位子上。
征集地区:江西、山西、陕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祖宗堂
"祖宗堂"是中国"人"和"神"的统一。祖宗堂展馆占地约300平方米,在这里展出的各种供具,是供奉诸神和展示祖宗牌位的,如神龛、神匾、神台、神柜、神签、神卦;菩萨牌位,祖先牌位,父母牌位,族人牌位;供桌、供台、供品等。不同形式的神龛都象一座座居住人的房屋,有屋架,有房檐,有门窗,还有福、禄、寿、喜、平安。这些丰富多彩的供具、供堂,加强了神灵的致高无上的地位,又继承传播了中国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文化。
征集地区: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西、湖南等地。
车船驿站
驿站和船坞中,停满了待发的车船,这就是历史的停发站,人类早期交通状况和运输情况,车船驿站展馆占地约1800平方米,主要展示各种船和车。
中国是最早使用船和车的国家之一。一部部式样各异的马车虽然都是木质材料制成,但仍是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每架车的装饰和轿箱都明显地显示出车主的身份和价值。“轩车”“辎车”“路车”“牛车”,这些在长长的车辕上装饰着刻花的铜饰和铁饰的马车,与今天在大街上跑着的小轿车是一样的性质,有公车、私车、出租车之分。
手推的鸡公车,送媳妇回娘家的独轮车,马拉的轿车,飞奔着的大骡车、四轮木战车、二轮木粪车、毛驴车、蚂蚱车、勒勒车;海船、河船、牛皮筏、竹筏、苗族龙舟、台湾渔船、采莲船、送粪船等,都是老百姓们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产生的交通、生产工具。
征集地区:山东、山西、陕西、贵州、台湾、云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年代:宋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约800年历史。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