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的基本形状为圆形,采用了原标志、太阳、地球、金镛等形象元素,校徽中心取汉字“印”和书的变型图形,两者组合成中国传统“金镛”直立形状,寓意采集天地朝晖之气概,包容江川思想之胸怀,追求团结自强、生生不息之精神。校徽中心取“印”和“书”的图形,重新解构为中国传统“金镛”造型。寓意北京印刷学院勤于传承中华文明。金镛图形下方阿拉伯数字“1958”注明学校创建于1958年;校徽上半圆是启功书写的中文校名“北京印刷学院”,下半圆是英文校名“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金镛”从周期而起,自古就有记载盛世、告示众人,传播信息的作用。以“金镛”为示,寓意全体师生闻金起舞,止于至善。
校徽为深蓝色,独特、稳重、凝练而不失活泼,如深远的大海天空,寓意学校办学严谨,各专业彼此交融,不断前进。
精神文化
校训
守正出新,笃志敏行
"守正",意为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出自《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出新",意为旧的事物得到新的发展,弃旧图新。《礼记·大学》引用商汤王刻在器皿上警戒自己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倡导不断革新、积极进取。
"笃志",意为专心一志,立志不变,坚守自己的志向。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敏行",意为勉力修身;办事敏捷。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守正"是一种价值追求,既是对"德"的要求,也是对"行"的约束。倡导师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要恪守品德之道、学问之道、处世之道、行事之道。"出新"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能力和要求。要求师生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断审时度势、探索新知、弃旧图新。
"笃志"是一种精神动力,人无志而不立,事无恒不成。要求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目标追求,并笃定不移、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守。"敏行"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处事态度。要求师生知行合一、潜心学术、善抓机遇、行动快敏。
校庆日
学校的校庆日为每年的9月28日。
校歌
《千年传承化为歌》
演唱:王洪岐
茫茫的历史天河,
有多少颗星在闪烁,
光茫逾千年,照亮你和我。
毕昇的传人哪,
在承继文明的薪火。
当年的泥活字,
是惠泽天下的丰碑一座;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4月,北京印刷学院现有心理协会、古风社、红十字会、英语协会、大学生求职协会等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探索打造精品社团和社团精品活动,努力为同学们搭建丰富多彩的兴趣实践平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