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招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条件

北京印刷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2个教学机构,27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工、文、艺、管多学科门类。

北京印刷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专业名称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和工程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数字出版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绘画、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
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
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
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注:以上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别名称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省级)设计艺术学、传播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材料物理与化学
北京高精尖学科(省级)设计学、新闻传播学

学位授权点

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类别名称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出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新闻传播学、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美术学、设计学、网络空间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出版、艺术、会计、电子信息、新闻与传播、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一览表
时间评估单位类别名称
2017年教育部进入b-档设计学学科
2017年教育部进入c+档新闻传播学学科
2017年教育部进入c+档美术学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日,学校有教职工840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外聘和兼职教师115人,折合教师总数615·5 人。按折合学生数11056·7人计算,生师比为17·96。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66·4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5·0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是58·96%。具有研究生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5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5·91%。思政课专兼职教师28人。
优秀教师
类别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孟庆春、金杨
北京市优秀教师孟庆春、刘秀伟、杨丽珍、李艳、金杨、王仪明
北京市教师名师张文红、刘世娟、孟庆春、魏先福、王关义、陈虹、金杨、张舍茹、李晋尧、李艳、刘秀伟
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张改梅、刘玲、张晓东、赵颖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团队(严晨)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印刷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魏先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共课程教学团队(孟庆春)等
注:部分展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2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教学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编辑出版学、印刷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出版、机械工程、动画、网络与新媒体
国家级特色专业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特色专业印刷工程、艺术设计、编辑出版学、包装工程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编辑出版学、印刷工程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出版、包装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绘画、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智能印刷装备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印刷包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注:部分展示

教学成果

2014年,学校《面向行业,构建‘四位一体’的印刷出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学校9项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3项成果获一等奖,6项成果获二等奖。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5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专著38部。北京印刷学院作品
教学成果
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奖项
2014年《面向行业,构建‘四位一体’的印刷出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设立人才培养特区,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创新印刷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全媒体时代交叉培养印刷出版复合型人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基于“四结合-四平台"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卓越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行业转型升级下印刷“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等奖
2018年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面向新闻出版广电行业的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研、学、产、用”聚集的数字绘画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注:部分展示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年均招收300余名国际学生,为中国印刷包装企业走向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学校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2013年,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青岛研究院。2014年,学校获批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高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开设项目有学校与雅昌集团签署的“雅昌班”项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