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3个学部、29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7个。
北京师范大学院系专业学部/院系 | 专业 |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教育学类(含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 地理科学类(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励耘实验班>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 心理学(含心理学、心理学<励耘实验班>)、心理学(公费师范生)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 哲学(强基计划)、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励耘实验班>、金融学、金融科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会计学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卓越实验班)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社会学 |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 汉语言(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 (留学生,珠海校区培养) |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学(强基计划) |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 物理学、物理学(强基计划)、天文学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 化学、化学(强基计划) |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强基计划) |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费师范生) |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治理方向>)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 |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瀚德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 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英语(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物理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化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历史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公费师范生)、汉语国际教育(第二学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应用统计学)、理科试验班(含地理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地理信息科学 (第二学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 | 社会科学试验班(含经济学<数据科学方向>、金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全球领导力方向>)、会计学(第二学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乡长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珠海) | - |
书院 | 北京师范大学知行书院 | 地理信息科学、汉语国际教育、会计学、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弘文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会同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凤凰书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 - |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 - |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 - |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 | - |
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丨京师书院 |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2年,学校12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2022年2月14日,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重点学科学科类别 | 学科级别 | 学科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教育学 | 心理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数学 | 地理学 |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民俗学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古代史 | 理论物理 | 物理化学 |
细胞生物学 | 生态学 | 系统理论 |
环境科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世界经济 | 电影学 | - |
北京市重点学科 |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自然资源 | - | -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中国史 | 生物学 | 公共管理 |
艺术学理论 | 戏剧与影视学 | -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外国哲学 | 世界经济 | 凝聚态物理 |
无机化学 | 有机化学 | 环境工程 |
英语语言文字 |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 天体物理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8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官网)
博士后流动站序号 | 流动站名称 | 设站年份 |
---|
1 | 数学 | 1991年 |
2 | 中国语言文学 | 1992年 |
3 | 物理学 | 1993年 |
4 | 生物学 | 1993年 |
5 | 地理学 | 1993年 |
6 | 历史学(世界史) | 1993年 |
7 | 教育学 | 1993年 |
8 | 心理学 | 1999年 |
9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999年 |
10 | 系统科学 | 1999年 |
11 | 理论经济学 | 2001年 |
12 | 化学 | 2001年 |
13 | 哲学 | 2003年 |
14 | 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 2003年 |
15 | 政治学 | 2003年 |
16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3年 |
17 | 公共管理 | 2007年 |
18 | 体育学 | 2007年 |
19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2年 |
20 | 中国史 | 2012年 |
21 | 天文学 | 2012年 |
2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2年 |
23 | 生态学 | 2012年 |
24 | 统计学 | 2012年 |
25 | 艺术学理论 | 2012年 |
26 | 法学 | 2019年 |
27 | 社会学 | 2019年 |
28 | 工商管理 | 2019年 |
29 | 新闻传播学 | 2023年 |
3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023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人才人事处官网)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授权点一览表(2023·09) 学科门类群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 | 学位授权层次及时间 |
---|
人文学科 | 01哲学 | 0101哲学* | 博士一级200309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 博士一级199806 |
0502外国语言文学* | 博士一级201103 |
0503新闻传播学 | 博士一级202003 |
06历史学 | 0601考古学 | 博士一级201108 |
0602中国史* | 博士一级201108 |
0603世界史 | 博士一级201108 |
13艺术学 | 1301 艺术学(原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3戏剧与影视学、1304美术学) | 博士一级202309 |
|
|
|
社会科学 | 02经济学 | 0201理论经济学 | 博士一级200309 |
0202应用经济学 | 博士一级202207 |
03法学 | 0301法学 | 博士一级201803 |
0303社会学 | 博士一级201803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一级200601 |
04教育学 | 0401教育学* | 博士一级199806 |
0402心理学* | 博士一级200012 |
0403体育学 | 博士一级201103 |
12管理学 | 1202 工商管理学(原名工商管理) | 博士一级201905 |
1204 公共管理学(原名公共管理) | 博士一级200309 |
1205 信息资源管理(原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硕士一级201103 |
理学 | 07理学 | 0701数学* | 博士一级199806 |
0702物理学 | 博士一级200012 |
0703化学 | 博士一级200309 |
0704天文学 | 博士一级201803 |
0705地理学* | 博士一级200309 |
0710生物学 | 博士一级199806 |
0711系统科学* | 博士一级200012 |
0713生态学* | 博士一级201108 |
0714统计学 | 博士一级201108 |
工学 | 08工学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 硕士一级201802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一级201103 |
0815水利工程 | 博士一级202003 |
0827核科学与技术 | 博士一级201803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一级200309 |
交叉 | 14交叉学科 | 1402国家安全学 | 博士一级202110 |
1404 遥感科学与技术(原代码9901) | 博士一级202110 |
1405 智能科学与技术(原代码9902 原名人工智能) | 博士一级202207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2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官网)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类别一览表(2023·09) 序号 | 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 | 获授权时间 | 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 |
---|
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
1 | 0451 | 教育 | 2009年 | - |
2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2022年 | - |
3 | 1354 | 戏剧与影视 | 2023年 | - |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
1 | 0451 | 教育 | 1996年 | a+ |
2 | 1252 | 公共管理 | 2001年 | a- |
3 | 0452 | 体育 | 2005年 | - |
4 | 0351 | 法律 | 2007年 | a- |
5 | 0453 | 国际中文教育(原名汉语国际教育) | 2007年 | - |
6 | 1251 | 工商管理 | 2007年 | b+ |
7 | 0352 | 社会工作 | 2009年 | - |
8 | 0551 | 翻译 | 2009年 | - |
9 | 0252 | 应用统计 | 2010年 | - |
10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2010年 | - |
11 | 0454 | 应用心理 | 2010年 | - |
12 | 0254 | 国际商务 | 2010年 | - |
13 | 0251 | 金融 | 2020年 | - |
14 | 1253 | 会计 | 2020年 | - |
15 | 0854 | 电子信息 | 2023年 | - |
16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2023年 | - |
17 | s1258 | 全球发展与治理 | 2023年 | - |
18 | 1352 | 音乐 | 2023年 | - |
19 | 1353 | 舞蹈 | 2023年 | - |
20 | 1353 | 戏剧与影视 | 2023年 | - |
21 | 1356 | 美术与书法 | 2023年 | -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2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官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63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1人。两院院士7人,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393人次。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舒华、王静爱、郑光美、毛振明、王昆扬、张斌贤、王一川、欧阳津 |
两院院士序号 | 姓名 | 院士类别 | 备注 |
---|
1 | 王梓坤 | 科学院院士 | 专职 |
2 | 陈木法 | 科学院院士 | 专职 |
3 | 方维海 | 科学院院士 | 专职 |
4 | 杨志峰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5 | 王桥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6 | 余刚 | 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7 | 王乃彦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8 | 戴汝为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9 | 安芷生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10 | 王永炎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11 | 刘鸿亮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12 | 侯立安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13 | 刘昌明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14 | 林学钰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15 | 傅伯杰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16 | 周卫健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17 | 欧阳晓平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18 | 张建云 | 工程院院士 | 双聘 |
19 | 郭爱克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20 | 林海青 | 科学院院士 | 双聘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著名教授序号 | 姓名 | 教授类别 |
---|
1 | 刘家和 | 人文社会科学荣誉教授 |
2 | 顾明远 | 人文社会科学荣誉教授 |
3 | 林崇德 | 资深教授 |
4 | 王宁 | 资深教授 |
5 | 黄会林 | 资深教授 |
6 | 瞿林东 | 资深教授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序号 | 研究方向 | 带头人 | 获评年份 |
---|
1 | 粒子系统、马氏过程与谱理论 | 陈木法 | 2001年 |
2 | 概率论 | 陈木法 | 2007年 |
3 | 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 | 张大勇、杨志峰 | 2011年 |
4 |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 董奇 | 2012年 |
5 |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 张大勇 | 2012年 |
6 | 地表过程模型与模拟研究 | 史培军 | 2013年 |
7 | 理论化学 | 邵久书 | 2014年 |
8 | 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 | 贺永 | 2020年 |
9 | 引力波天文学 | 朱宗宏 | 2020年 |
10 | 流域水环境与生态水利 | 沈珍瑶 | 2022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
教育部和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群体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1 | 仿生纳米给药系统制备关键技术及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研究 | 龚兵 | 2007年 |
2 |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创新引智基地 | 史培军 | 2008年 |
3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创新引智基地 | 张大勇 | 2013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9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拥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1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 |
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教师教育、创意人才、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心理学 |
国家体制改革试点学院 | 教育学部 |
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 |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北京师范大学 | “励耘计划”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地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励耘计划”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序号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专业类 | 年度 |
---|
1 |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 汉语言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2021年度 |
2 | 文学院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2021年度 |
3 | 地理科学学部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2021年度 |
4 | 地理科学学部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2021年度 |
5 | 政府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2021年度 |
6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2021年度 |
7 | 政府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2021年度 |
8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2021年度 |
9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书法学 | 美术学类 | 2021年度 |
10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2021年度 |
11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2020年度 |
12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2020年度 |
13 | 教育学部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类 | 2020年度 |
14 | 体育与运动学院 | 运动训练 | 体育学类 | 2020年度 |
15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俄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20年度 |
16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20年度 |
17 | 新闻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2020年度 |
18 | 天文系 | 天文学 | 天文学类 | 2020年度 |
19 | 地理科学学部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地理科学类 | 2020年度 |
20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2020年度 |
21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2020年度 |
22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2020年度 |
23 | 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20年度 |
24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2020年度 |
25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2020年度 |
26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音乐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2020年度 |
27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舞蹈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2020年度 |
28 | 哲学学院 | 哲学 | 哲学类 | 2019年度 |
29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2019年度 |
30 | 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类 | 2019年度 |
3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2019年度 |
32 | 教育学部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2019年度 |
33 | 教育学部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2019年度 |
34 | 教育学部 | 特殊教育 | 教育学类 | 2019年度 |
35 | 体育与运动学院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2019年度 |
36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2019年度 |
37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2019年度 |
38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2019年度 |
39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2019年度 |
40 | 物理学系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2019年度 |
41 | 化学学院 | 化学 | 化学类 | 2019年度 |
42 | 地理科学学部 | 地理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2019年度 |
43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2019年度 |
44 | 心理学部 | 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2019年度 |
45 | 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19年度 |
46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2019年度 |
参考: |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专业类 | 年度 |
---|
1 | 社会学院 | 社会学 | 社会学类 | 2021年度 |
2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态学 | 生物科学类 | 2021年度 |
3 | 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2021年度 |
4 | 环境学院 | 环境生态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21年度 |
5 | 地理科学学部 | 资源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21年度 |
6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艺术设计学 | 设计学类 | 2021年度 |
7 | 政府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2020年度 |
8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2020年度 |
9 | 政府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2020年度 |
10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书法学 | 美术学类 | 2020年度 |
11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2020年度 |
12 | 新闻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2019年度 |
13 | 天文系 | 天文学 | 天文学类 | 2019年度 |
14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2019年度 |
15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2019年度 |
16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2019年度 |
参考: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序号 | 批次 | 专业名称 |
---|
1 | 第一批 | 特殊教育 |
2 | 汉语言文学 |
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物理学 |
5 | 第二批 | 历史学 |
6 |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
7 | 心理学 |
8 | 天文学 |
9 | 第三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0 | 影视学 |
11 | 地理科学 |
12 | 体育教育 |
13 | 第四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14 | 化学 |
15 | 环境科学 |
16 | 第六批 | 教育技术学 |
17 | 英语 |
1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教育在线官网)
国家级教学团队序号 | 教学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1 | 区域地理教学团队 | 王静爱 | 2007年 |
2 | 心理学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舒华 | 2008年 |
3 | 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郑光美 | 2008年 |
4 | 分析类课程教学团队 | 王昆扬 | 2009年 |
5 | 学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团队 | 毛振明 | 2009年 |
6 | 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郭英德 | 2009年 |
7 | 刑法学教学团队 | 赵秉志 | 2009年 |
8 | 外国教育史教学团队 | 张斌贤 | 2010年 |
9 | 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 欧阳津 | 2010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国家精品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
1 | 电视学概论 | 于丹 |
2 | 中国电影艺术史 | 周星 |
3 | 天文学导论 | 何香涛 |
4 | 统计学导论 | 李勇 |
5 | 世界古代史 | 杨共乐 |
6 | 中级无机化学 | 朱文祥 |
7 |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 李芒 |
8 | 中国地理 | 王静爱 |
9 | 环境地学 | 赵烨 |
10 | 生物学教学论 | 刘恩山 |
11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 何克抗 |
12 | 外国教育史 | 张斌贤 |
13 | 分子生物学 | 张俊杰 |
14 | 教育技术学导论 | 黄荣怀 |
15 | 环境科学概论 | 刘静玲 |
16 | 细胞生物学 | 桑建利 |
17 | 数学分析 | 王昆扬 |
18 | 文学概论 | 王一川 |
19 | 国际贸易 | 赵春明 |
20 | 西方哲学 | 韩震 |
21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郭英德 |
22 | 化学教学论 | 王磊 |
23 | 体育运动心理学 | 殷恒婵 |
24 | 伦理学原理 | 廖申白 |
25 | 发展心理学 | 林崇德 |
26 | 体育与健康 | 毛振明 |
27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王建民 |
28 | 远程教育学基础(开放和远程教育) | 陈丽 |
29 | 普通心理学(下) | 陈宝国 |
30 | 古代文学史(一) | 尚学锋 |
31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 左明雪 |
32 | 植物生物学 | 周云龙 |
33 | 教育学原理 | 石中英 |
34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杨耕 |
35 | 计算物理基础 | 彭芳麟 |
36 | 基础生态学 | 孙儒泳 |
37 | 普通动物学 | 郑光美 |
38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魏群 |
39 | 古代汉语 | 王宁 |
40 |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 刘洪涛 |
41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王炳林 |
42 | 材料化学 | 李奇 |
43 | 民俗学 | 万建中 |
44 | 学校管理学 | 高洪源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序号 | 类型 | 教研室名称 | 学校名称 | 带头人 |
---|
1 | 课程(群)教学类 | 师范院校物理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范楼珍 |
2 | 课程(群)教学类 | 动物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张雁云 |
3 | 课程(群)教学类 | 区域地理课程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苏筠 |
4 | 课程(群)教学类 | 特殊教育概论课程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王雁 |
5 | 专业建设类 | 汉语言文学专业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过常宝 |
6 | 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 | 影视艺术中的思政元素研究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周星 |
7 | 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 | 中学教师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郑国民 |
8 | 课程(群)教学类 | 统计学导论课程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金蛟 |
9 | 课程(群)教学类 |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 北京师范大学 | 章文光 |
参考: |
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序号 | 推荐单位 | 推荐类型 | 教研室名称 | 教研室带头人 |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课程(群)教学类 | 发展心理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 陈英和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专业建设类 | 物理学专业虚拟教研室 | 张文凯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 | 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 | 朱华晟 |
参考: |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6部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24部教材入选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5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第四至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4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2001-2014年,共获得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理科基地建设项目、北京市质量工程项目等省部级(含)以上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810项,经费总计1亿2千多万元。
2019年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军训 打造品牌 依托学生社团强化国防育人实效——北京师范大学国防教育特色工作汇报》人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级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打造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项目。
附属学校
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
参考: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