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83个;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牵头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类型 | 名称 |
---|---|
国家级检验检测类平台2个 | 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 | 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等 |
教育部批复平台20个 | 智能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攻关大平台、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安全与防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能量密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光电量子结构设计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天信息网络安全与博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健康智能评估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数李理论与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爆炸防护与应急处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成声光电微纳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平台21个 | 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非硅微纳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与生物诊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社会治理智联网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的数学理论与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探测、制导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市批复平台31个 |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嵌入式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成分分离与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软件安全工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数域信号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复杂信息数学表征分析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量语言信息处理与云计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航空数字经济研究基地 |
其他部委批复平台9个 | 多元信息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车辆动力系统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爆炸检测检验及物证分析平台、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等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7月(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年均科技投入保持在60亿元以上,“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稳居国内前列,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7项,连续三年一等奖“不断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4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文科科研连年取得新突破;6个典型案例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北理工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在“9·3”大阅兵的27个地面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飞行方队中,参与17个地面方队和8个空中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在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的45个方(梯)队中,参与8个作战群、29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参与数量和深度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该校自主研制成果有:国际上首个“摔滚走爬”运动于一体的仿人机器人、柔卫甲柔性防爆装置、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系统、集成多项创新成果的纯电动汽车、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材料等。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10月发布,近五年,北京理工学院研究生累计获评全国一级学会优秀学位论文149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主刊发表论文3篇、子刊发表论文31篇;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屡屡夺魁、夺杯、夺金,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1198项,获全国或国际高水平竞赛奖170余项,包括阿布扎比国际无人机大赛蝉联冠军、“互联网+”大赛三年两冠、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五冠王、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蝉联冠军等。
年度 | 奖项 | 项目 | 主持人 |
---|---|---|---|
2023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多源异构数据湖的聚存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国仁 |
202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自主导航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 付梦印 |
2020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雷达探测领域的研究成果 | 付佗 |
2020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特种材料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 | 王海福 |
202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特种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 | 刘吉平 |
202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特种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 | 罗运军 |
2019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爆炸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 王成 |
2018年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某制导火箭武器系统 | 杨树兴 |
2018年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姚裕贵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一种天基在轨实时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 龙腾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 | 孙克宁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光电成像系统参数测试与校准关键技术及应用 | 赵维谦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仿人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强 |
2017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交互式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涌天 |
2017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高过载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 | 付梦印 |
2016年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 | 姜澜 |
2016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笼型高能量密度材料 | 庞思平 |
2016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活性毁伤元技术 | 王海福 |
2014年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 | 陈杰 |
2013年 |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高速交会目标相对定位测量技术 | 吴嗣亮 |
2013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高性能二次电池新型电极、电解质材料与相关技术 | 吴锋 |
2011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多源信息环境下自主地面移动平台导航、控制及应用 | 付梦印 |
2008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 孙逢春 |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
专利号 | 专利名称 | 专利权人 | 专利类型 | 技术领域 |
---|---|---|---|---|
zl2016101402909 | 一种制备6,11-双-o-甲基红霉素a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药物、衍生物 |
zl2017101741885 | 一种回收刺激成分cs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分离、回收 |
zl2017101879325 | 一种从催泪喷射剂及其废液中回收刺激成分oc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分离、回收 |
zl2017110245085 | 一种制备高纯度棉皮素-8-0-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17110611005 | 一种从金花葵中分离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18113388988 | 一种从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液中分离制备高纯度1,2,4-丁三醇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纯化、分离 |
zl2019108705338 | 一种从金花葵花中同时分离纯化6种黄酮化合物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19101405864 | 一种纯化板栗毛壳提取液中鞣花酸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19108703332 | 一种板栗壳的综合利用工艺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20105709857 | 一种固体氯化锌快速活化废弃咖啡渣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2122669898x | 一种微波真空干燥装置 | 北京理工大学 | 实用新型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21226641055 | 一种植物多糖提取的套件 | 北京理工大学 | 实用新型 | 教学仪器 |
zl2021106283428 | 一种分离纯化葫芦巴碱、绿原酸和咖啡因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22102670835 | 一种从香紫苏醇发酵液中提取和纯化香紫苏醇的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植物提取、分离 |
zl201810070587·1 | 一株花青素产生菌株ch18及其应用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医疗健康 |
zl201910460609·x | 秸秆钠保水与调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新材料 |
zl201910394734·5 | 一种高氯酸盐生物转化及原位制氧系统与方法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节能环保 |
zl201910070710·4 | 一株偏二甲肼降解菌株wp52及其应用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节能环保 |
zl202010471453·8 | 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芳烃降解菌株pb3及其应用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节能环保 |
zl201911161751·0 | 一株能够降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菌株am101及其应用 | 北京理工大学 | 发明 | 节能环保 |
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