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有39个教学科研机构,开设8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 学院 |
---|---|
经济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行政管理 | |
新闻学 | |
金融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工业工程 | |
经济统计学 | |
工程管理 | |
能源经济 | |
法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
英语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
翻译 | |
法语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统计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
应用物理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 |
核物理 | |
物理学 | |
化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 |
应用化学 | |
化学生物学 | |
工程力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 |
机械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微机电系统工程 | |
车辆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
飞行器适航技术 | |
智慧交通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智能感知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
环境工程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通信工程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
软件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
信息安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交通运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学院 |
飞行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宇航学院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
智能飞行器技术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 |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 |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信息对抗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 | |
生物医学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绘画 |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 |
智能医学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运动康复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2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数量大幅增加,工程学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类别 | 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集成电路与科学、应用经济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特种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仪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光学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化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空天动力科学与技术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国家级一流学科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公共管理学、数学 |
省级一流学科 | 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先进无人飞行器 |
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 |
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 |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统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管理科学与工程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工程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 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 |
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教职工6284人,其中专任教师3070人。专任教师中,84%具有高级职称,87%具有博士学位。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572人,在校工作海外院士17人。
类别 | 名称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镇同、李未、闫楚良、郑志明、钱德沛、蒋成保、郭雷、陶智、曹晋滨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大响、李椿萱、钟群鹏、陈懋章、王浚、冯培德、姚骏恩、杨凤田、徐惠彬、张广军、王华明、苏东林、宫声凯、向锦武、王云鹏、王自力、焦宗夏 |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 陈宗基、周盛、张其善、武哲、李未、李椿萱、高歌、傅惠民 |
国家级教学名师(部分) | 王琪、李尚志、张晓林、马殿富、樊尚春、郭卫东 |
北京市教学名师 | 过梅丽、王琪、柳重堪、张晓林、蒋持平、李卫国、陈强、王华明、苏东林、熊璋、吴纪桃、张军、陈懋章、丁水汀、高宗升、李钢、张莉、郑志明、李华、刘静华、胡晓光、刘沛清、姚小玲、陈子瑜、樊尚春、韩立岩、杨小远、徐平、熊庆旭、贾玉红、张有光、郭卫东、孟庆春、刘建伟、张华、杨超、王之栎、曹庆华、胥国红、林岩、彭付芝、王俊、洪杰、高小鹏、杨义川、李松梅、林贵平、马殿富、李红裔、刘旭东、周宁、梁国柱、王祖林、王艳东、朱英、李卫平、宋友、武晓霞、李亚梅 |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 钱政、刘荣科、马艳红、万志强、于靖军、徐华平、高宁、谭小芬、欧阳元新、王文文、刘丽敏、刘虎、谢惠媛、马小兵 |
“万人计划”(部分) | 郑志明、吕卫峰、胡春明、陈华伟、杨世春、余贵珍、宋凝芳、江洁、吕广宏、薛瑞、尚耀星、石岩、王琼华、郭雷、段海滨、吕金虎、陶飞、徐立军 |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陈子瑜、江洁、尚涛、宋友、王进良、王少萍、徐国强、马齐爽 |
截至2024年12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航空航天实验教学中心空天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空天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与控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许继工控系统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国家级法学教育基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
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材料设计与数字化增材制造实验教学中心仪器光电及可靠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热工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创新经济和智慧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 经济管理创新实践基地智慧制造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先进航空发动机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
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育人平台 | 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中心医工融合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经费自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工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业工程、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德语、车辆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核物理、视觉传达设计、化学、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翻译、飞行器适航技术、工程管理、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经济学、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经济、统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交通运输、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经济统计学、安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会计学、绘画、空间科学与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应用化学 |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自动化 |
国防特色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核物理、质量与可靠性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
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演讲与口才(1~4讲)、航空航天概论(1~5讲)、数学大观(1~6讲)、演讲与口才(5~6讲)、航空航天概论(6~16讲)、世界经济五百年(1~6讲)、数学大观(7~14讲、密码的奥秘(1~6讲)、电子信息专业导论——从智能手机谈起(1-10讲)、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1-5讲)、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1-6讲)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线性代数启蒙、机械原理、航空航天概论、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工科数学分、高等数学(上)、微积分启蒙、走进歌剧世界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数学大观、数字信号处理、工科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上)、微积分启蒙、走进歌剧世界、线性代数启蒙、机械原理、航空航天概论、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基于afm的物质表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表征仿真实验、飞行器空天交会运动虚拟仿真实验、、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理科高等代数、工程图学(1)/(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子电路(1)、自动控制原理a(1) /a(2)、编译技术、材料力学a、飞机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航空航天概论、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通用俄语1、线性代数、微波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太空生存、算法设计与分析、空天防御雷达虚拟仿真实验、火星星表探测系统控制技术探究虚拟仿真实验、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与强度(1)、债法(含合同法)、德语翻译实践(1)、高级英语(1) 和(2)、工科数学分析、基础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a、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理论力学 a(1)、振动力学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土力学、光电子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测试原理与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弹性力学、电化学原理、交通安全工程、飞行动力学基础、火箭发动机设计、火箭发动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航空发动机设计、离散数学(信息类)、航空航天结构材料、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导论与伦理学、计算机组成、生物力学、未来无人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
全国优秀教材 | 《ava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高级财务管理学(第4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系统系列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飞行器动力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电磁兼容技术创新团队、惯性技术创新团队 |
工信部研究型创新教学团队 | 基础物理学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系统能力教学团队、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 |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 “航空航天概论”本科育人团队、机械原理本科育人团队、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育人团队、空天电子信息实验教学团队、材料化学本科育人团队 |
截至2024年5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亚洲仿真联盟”“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8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与国内高校、院所进行合作,是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2017年6月,加入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组成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
2022年2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组建的“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式批复成立。
2023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发布《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跨校选课、联合培养学士学位、校间身份互认、开放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协同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