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北京工业大学标志图形的主体设计元素为大写的字母“b”,图形中的“60”代表1960年建校,“bgd”是北京工业大学简称的拼音缩写,标志的颜色命名为“工大蓝”。
校徽
北京工业大学校徽整体为正圆形的徽标,中心为“60”、“bgd”的正负形组合的标志基础图形,“北京工业大学”的英文大写全称按照计算机标准型“dutch801 rm bt”字体在上方围绕其成环形,下方是标准字体(即毛体)校名,最下方标明“1960”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标准字
标准中文字体(即毛体)作为北京工业大学标识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除特殊规定以外,一般与图形标志组合在一起使用。标准英文全称是按照常规的计算机标准型“dutch801 rm bt”字体制定的。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取自唐刘禹锡的《问大钧赋》“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不息”源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就是不停止、不休息,永远向前,战胜困难。“体”则有物质存在的状态、本体、本性、禀性之意。
“日新”源自《尚书·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一日自新,达到一个新境界,就要始终如一,永远保持,做到天天新。“道”,有本质、法则、规律、主张、宗旨之意。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旨在激励工大人要秉承艰苦拼搏、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锤炼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顽强品格;彰显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
工大精神:艰苦奋斗、穷究真理、锐意创新、开放包容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穷究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开放包容、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
《明天》作词:韩葆作曲:王晓峰理想中的殿堂 谱写出青春的词典彩虹般的向往 温暖着年轻的誓言有你坚定的目光 风雨中让自己勇敢被你插上了翅膀 骄傲地飞越蓝天心的梦想无极限 新的奇迹快要出现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挡生命中永远不熄的火焰心的未来在召唤 新的世纪星光灿烂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挡用真心拥抱希望的明天、明天不息为体,永不停止每一个坚定的信念日新为道,永远探索让心中从没有终点 |
社团文化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课余生活,而自愿组成的具有一定章程、组织机构并在校注册的群众团体。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拥有共计90余个学生社团,可归纳为学术类、实践类、艺术类、公益类、竞技类、传媒类等六个门类,充分满足了同学们对多元校园文化的需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fireball腰旗橄榄球社
北京工业大学fireball腰旗橄榄球社成立于2009年,社团每周组织校内教学和训练,选拔优秀队员组建球队,并取得优异成绩,如在2023年“交大碗”比赛中进入八强。
艺术团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艺术团成立于1987年,组建了合唱团、舞蹈一团、舞蹈二团、交响乐团、话剧团。学生艺术团成员由该校艺术特长生和艺术爱好者组成。艺术团每年承办校园文化节的各类专场演出。学生合唱团积累和演唱了近百首中外合唱经典曲目,多次应邀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春节联欢晚会及各种音乐专题。并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生舞蹈团成立于1998年,为校级舞蹈一团、二团和院级舞蹈团,分别应邀参加韩国忠州大学、釜庆大学、波兰奥波莱等四所孔子学院、希腊国际舞蹈艺术节等专场演出和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的“相约中国节”悉尼华人春节联欢晚会;学生交响乐团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专场演出;学生话剧团作为新兴的团体亦正蓬勃发展,在第四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一举夺冠。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