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学术研究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国际视野

国际化是国际法学院建院以来贯穿始终的行动原则。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职人员为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分析视角。课程设计以当今全球法律实践为理念,为学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业界领袖做好充足的准备。从国际交流项目到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再到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国际法学院国际项目办公室为学生协调安排了一系列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国际法学院这种新颖的战略性国际化法律培训方式,使其在世界法学院中独树一帜。

海外学习

国际交流项目是国际法学院教学安排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近40%的学生完成了海外学习任务。用人单位也通常将海外学习经历看作国际法学院毕业生的一大特征。

国际交流项目提供给学生在国外著名法学院学习的机会。学生将会在这些合作院校中学习一个学期或暑期。这一经历深化了他们对外国法的理解,建立了与国际同行联系,收获了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技巧。这些都为他们今后的法律执业国际化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回国后,在法律学习上,他们将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与东道国保持持久的联系。

学术资源

现有的交流合作院校有: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荷兰),汉堡法学院(德国),ebs法学院(德国),洛桑大学(瑞士),圣保罗大学法学院(巴西),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国),迈阿密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萨格勒布大学(克罗地亚),拉曼鲁尔大学(西班牙),ie大学(西班牙),迪肯大学(澳大利亚),金达莱全球法学院(印度)。

学生除了可以申请以上院级交流项目,还可以申请北京大学校际交流项目。北京大学校际项目的相关信息请参考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网站。

学术交流

每年,有近25名学生代表国际法学院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模拟法庭比赛。他们在准备比赛过程中得到了高强度的法律写作和辩护训练,强化了在跨国法律实践课上学习过的辩论技巧。国际法学院出资支持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比赛并由教授为每个模拟法庭参赛队提供专业指导。每个学年开始时,学生将分组参加选拔赛。选拔的依据包括学习成绩、个人陈述和通过一个虚拟的案例进行口头评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