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有19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53个,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大学科门类。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智能医学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邮政工程(智慧物流)、机械工程(数字智能) |
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工商管理(智能化与创新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智慧城市与计算社会科学) |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 英语、日语、法学、汉语言 |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智能交互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 | - |
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 - |
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 - |
截至2024年7月(备注:学校学院各专业数与学校简介页面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包括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类(含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 电子信息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国际商务、法律、国际中文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设计 |
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
截至2024年7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有在职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8%。近年来,学校通过创新引才方式、打造引才品牌、优化引才布局,精准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人才资源沃土实现深耕细作,人才队伍力量得到持续加强,入选全国首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高校。近三年来,学校海外人才引进人数实现大幅提升。当前,学校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或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类别 | 姓名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俊亮、彭练矛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俊亮、方滨兴、张平、陆军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乔建永 |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工程研究院院士 | norman c· beaulieu |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陶小峰、忻向军、冯志勇、苏森、徐坤、何伟、彭木根、吴永乐、曾雪云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杨义先、任晓敏、孟洛明、杨放春、纪越峰、廖建新、乔建永、马华东、陶小峰、忻向军、冯志峰、徐坤、彭木根、马占宇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纪越峰、杨义先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纪越峰、廖建新、亓峰、乔建永、陶小峰、张杰、马华东、冯志勇 |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彭木根、王莉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郭霞、彭木根、张建华、吴永乐、黄善国、刘亮 |
截至2024年7月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16个。一批教师和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宣部“时代楷模”、“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锋、首都道德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榜样”、“北京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类别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通信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学院(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学院(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工程学院 | |
信息工程 | 人工智能学院 | |
信息安全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
机械工程 | 现代邮政学院 | |
电子商务 | 现代邮政学院 | |
数字媒体技术 |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
电子信息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
自动化 | 人工智能学院 |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工程学院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工程学院 | |
数字媒体艺术 |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
英语 | 人文学院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院 | |
公共事业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
物联网工程 | 国际学院 | |
电信工程及管理 | 国际学院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国际学院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工程学院 | |
法学 | 人文学院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院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
电信工程及管理 | 国际学院 | |
邮政管理 | 现代邮政学院 | |
邮政工程 | 现代邮政学院 | |
网络空间安全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
智能交互设计 |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
网络与新媒体 |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
日语 | 人文学院 | |
智能医学工程 | 人工智能学院 |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院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学院(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 | |
参考文献:(截至2022年6月) |
课程名称 | 授课教师 | 上线平台 |
---|---|---|
通信原理 | 杨鸿文 | 中国大学mooc |
电路分析基础 | 俎云霄 | 中国大学mooc |
现代交换原理 | 卞佳丽 | 中国大学mooc |
现代通信技术 | 纪红 | 中国大学mooc |
信号与系统 | 尹霄丽 | 中国大学mooc |
软件项目管理 | 韩万江 | 中国大学mooc |
linux开发环境及应用 | 蒋砚军 | 中国大学mooc |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 刘瑞芳 | 中国大学mooc |
创新设计思维 | 孙炜 | 中国大学mooc |
科技创新与创业 | 刘丹 | 中国大学mooc |
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进阶) | 崔毅东 | 中国大学mooc |
多媒体技术 | 苏菲 | 学银在线 |
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 | 乔耀军 | 学银在线 |
通信综合实验 | 孙松林 | 学银在线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 |
开课学院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杨鸿文 | 通信原理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张平 | 无线通信中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纪阳 |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导论 |
计算机学院 | 刘亮 |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电子工程学院 | 李秀萍 | 射频与微波工程实践导论 |
电子工程学院 | 吴永乐 | 多功能融合微波器件与电路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李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网络技术研究院 | 高飞 | 量子计算导论 |
网络技术研究院 | 彭木根 | 无线物联网基础与应用 |
自动化学院 | 徐晓慧 | 现代工程设计表达方法学 |
理学院 | 李鹤 | 高等数学 |
数媒学院 | 王文红 | 写作与沟通 |
国际学院 | 孙燕 | 如何像达芬奇一样科学地思考 |
光电信息学院 | 芦鹏飞 | 诺贝尔物理学奖简史 |
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戴志涛 | 多专业融合协同创新技术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 |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20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加入中泰高等教育联盟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与亚太电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行业特色型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发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作用,开展全球胜任力线上实训,积极主办高层次国际会议,持续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分别合作建设了孔子学院,获评“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先进孔子课堂”等荣誉称号。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为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还积极与国家实验室、行业头部企业、地方省市政府等开展紧密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积极服务雄安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建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