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丰台区位于北京西南,东临朝阳区,南连大兴区,西与房山区、门头沟区接壤,北与东城、西城、海淀、石景山区相邻。东西长35·3千米,南北宽15千米,总面积306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积225平方千米,山地面积80平方千米。丰台区人民政府地质构造
丰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主要有两个地质构造区。一是谷积山背斜构造区,一是断陷沉降盆地区,谷积山本是房山区与门头沟区交界处的一座山峰,海拔711米,属西山山脉。区境内为背斜的东向倾伏端,属京西北隆起的边缘部分。地貌为低山到丘陵。断陷沉降盆,又称为断陷盆地。是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填充,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积平原。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而成的冲积洪积平原就是这一断陷沉降盆。在丰台地段的断陷沉降盆,又称作丰台凹陷,包括从黄庄-高丽营断裂到南苑-通县断裂之间的岗台地和平原区,属北京凹陷的一部分,凹陷中心基岩埋深达3000米。地形地貌
丰台区地处华北大平原北部(北纬40°),西北靠山,东南距渤海150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下降,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平原占丰台区面积的四分之三,按地形分为三个地貌区:
低山与丘陵,低山分布在后甫营以北,面积为800公顷,其中石灰岩占三分之二。丘陵分布于梨园村、大沟村以北的为碎屑沉积丘陵,以南的为石灰岩质丘陵。
台地位于永定河以西,八宝山断裂和良乡—前门断裂之间。
平原:在永定河以西王佐乡东部和长辛店乡东部的东河沿、张郭庄、长辛店、赵辛店村,土地面积2800公顷。东部凉水河以北与城区接壤地带,海拔40米属古永定河冲积扇高位平原,面积1400公顷。
低位平原:分布于永定河以东,面积为1·57万公顷,海拔从60米向东南降到35米,平均坡降1%。
气候特征
丰台区冬季受高纬度内陆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1·7℃,全年无霜期平均20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33h。多年平均风速2·5m/s左右,最大风速达20米/秒。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00毫米左右。丰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584毫米(1956—2016年),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1217·5毫米(1959年),最小年降水量298·5毫米(1999年);降水年内分配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水系水文
丰台区境内的主要地面河流为永定河,自北而南由石景山流经丰台区进入大兴区,长约15千米的河段,将丰台区分为东西两部。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浑河,属中国四大防洪江河之一的海河水系,在北京境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个区,河段长约170千米,流域面积近3200平方千米。土壤类型
丰台区土壤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地带褐土,共分为4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分布较广的主要有褐潮土、潮褐土、水稻土、红黄土、杏黄土、立黄土等。依地形地貌,从西北低山、丘陵、台地到东南洪冲积平原,依次分布着褐土类土、潮土类土和水稻土等土壤类型,永定河道沿岸为风沙土。低山丘陵区以普通褐土、粗骨褐土及碳酸盐褐土为主;台地为元古生界石灰岩、白垩纪砂砾岩和始新统砾岩、泥岩组成,风化壳上多覆盖中厚层碳酸盐褐土;冲洪积扇缘多为潮褐土、潮土,扇缘洼地分布有沼泽土和水稻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