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建土木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建筑大学历史沿革

北京建筑大学

历史沿革

成立之初

北京建筑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该校自创立起便承担着“兴学储才、实业报国”的使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职业教育的先河。1912年,学校易名为京师公立第一艺徒学校,开设了金工、木工等实用技术课程。到了1914年,其金工科电镀班毕业了18名学生,为中国最早的电镀职业教育毕业生。1933年,学校发展成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向中等工业职业教育方向发展,增设了机械、化学和土木工程科目,形成了全面的工科学科体系,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创了职业教育先河,并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众多水利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建筑大学的前身北京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了开国大典、经济恢复、抗美援朝和首都市政建设等重要活动。1949年,学校易名为北京市立工业学校,1952年经历了重要的分合和校址变更,最终单独立校,成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学校升格为大学,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扩大招生并增设专业,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师生积极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等重大工程建设。1958年至1964年,李瑞环在该校的北京市业余城市建设学院学习,并后来成为全国劳动模范。1961年,学校部分专业和师生并入北京工业大学,创建其土建系,学校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校,以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77年恢复本科教育并更名。1986年,该校开始授予硕士学位。定位为首都高等工科院校,学校逐渐壮大,进入稳定发展期。受到1992年“南巡讲话”精神的激励,学校明确了以建筑业为基础,服务城市化进程的办学目标,并致力于建设多科性的一流“城市大学”。在新世纪,学校通过新校区建设、攻博工程和更名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2012年,学校获得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建立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确立“六大战略”、“六大工程”和“六大计划”,推动学校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筑特色大学迈进,同年,学校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增设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全面的教育体系。2020年,学校被定位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a类),继续深化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

2024年,北京建筑大学的智能建筑交叉学科平台建成。12月26日,北京建筑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未来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5年4月3日,北京市建设监理协会与北京建筑大学校协合作共建签约揭牌。5月13日,北京建筑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都会大学签署“外培计划”及硕士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