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安沼监狱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监狱历史沿革

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监狱

历史沿革

保安沼监狱前身: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劳改管理大队于1953年4月正式成立,原驻伊尔施林区。1954年1月上旬把林区原建制迁到保安沼考试建场。继续沿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劳改管理大队”名称。同年11月5日改称“保安沼机耕农场”。

1955年7月保安沼机耕农场改编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劳改管教支队”

1962年4月10日经内蒙古公安厅第十二次劳改会议决定和劳改局通知:保安沼机耕农场组建五个分厂,保安沼地区为二分场。

1963年10月31日局正式编序为二分场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劳改管教支队。对外“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国营保安沼机耕农场”。

1968年8月1日内蒙古划变动。呼盟大部分地区划给黑龙江省。保安沼地区亦随所在地区划给黑龙江。

1979年7月1日恢复内蒙古的行政区划,保安沼地区划归内蒙,各农场由内蒙劳改局领导。

1981年1月3日原保安沼农场撤销归分局领导。

1982年11月21日根据内蒙古公安厅党组决定,重新拟建保安沼、乌兰、乌塔其三个农场。

保安沼组建后对外称:“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农牧场”,对内称:“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劳改管教支队”。

1983年7月1日,劳改、劳教单位的隶属关系由公安机关交司法机关领导。保安沼农牧场由内蒙古司法厅劳改局直接领导。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1989)第132号《关于统一自治区劳改局所属劳改事业单位对内外名称的批复》和内劳办(89)33文件精神。自1990年1月1日,保安沼劳改管教支队正式更名为:“内蒙古第一劳改管教支队”。对外挂:“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农牧场”牌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通【1995】10号《关于全区劳改单位更改名称的通知》。1995年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劳改管教支队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保安沼监狱”。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