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
1954年9月28日,经重工业部批准,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在兰州正式宣告成立,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被誉为有色金属行业“共和国工业长子”。
1956年7月19日、11月5日、12月31日,公司分别成功组织三次矿山大爆破,拉开了公司一次创业的大幕。
1960年1月3日,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正式更名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6月14日,公司冶炼厂建成投产,用现代生产工艺产出甘肃冶金史上的第一炉工业粗铜,之后创造了连续18年铜硫产量、产值、利税雄踞全国首位的辉煌。
1966年3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公司视察,指出“你们这里是艰苦奋斗!”,高度概括和赞扬了公司的创业精神。
1970年代,公司铜的产量、产值和利润,连续位居全国有色金属同行业之首。
1980年代,随着主体铜矿山——辉铜山矿和露天矿的相继闭坑,公司依托西北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优势,拉开了历史上二次创业的序幕,老系统挖潜改造,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产品结构。
1986年,公司铜铅锌三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5万吨,综合利用产品由建厂初期的硫精矿单一品种发展到硫酸、黄金、白银、铟、铊、硒等11种,并兴建“两厂一矿”,即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和厂坝铅锌矿,增加新的生产能力。
1989年8月,公司兴建的白银铝厂产出第一批铝锭。
1990年代,公司用债转股和政策性关闭破产两大政策,解决债务重、冗员多、社会负担沉重等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1992年8月,公司兴建的西北铅锌厂产出第一批锌锭,成功实现从单一铜硫生产企业到铜、铅、锌、铝、金、银、硫多品种综合发展的大型综合企业的转变。
1995年,公司“二次创业”基本结束。
1997年5月12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改建为由中国有色总公司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发展
2007年7月,完成公司化改制,改制重组为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
2008年11月24日,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战略合作,成功引进中国中信集团战略投资32·6亿元,实施股份制改造,113位实际投资人成为公司股东,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中信集团、中信国安集团、甘肃省国资委、甘肃省国资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信国安集团为第一大单一股东,注册资本54·75亿元。
2009年10月10日,公司铜冶炼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铜业公司新型白银炉正式建成投产。
2010年12月3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政策性破产与债转股两大政策的对接;同年,公司与首钢合作在秘鲁实施铜铁铅锌金银多金属资源开发项目,迈出了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实质性的第一步。
2011年5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等组成中方联合体,分阶段完成了对南非第一黄金公司的整体并购,控股并购南非第一黄金87%的股权;年底,公司具备有色金属采选400万吨、铜铅锌冶炼50万吨、硫酸90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6·57万吨、黄金3吨、白银200吨、氟化盐7·2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同年,公司与拥有秘鲁一座铁矿开发权的首钢公司合作,设立首信秘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年处理量680万吨的选矿工程,迈出了境外资源开发合作的第一步。
2012年6月,公司吸收合并债转股公司,同步引入社会资本战略投资24·8亿元,优化股权结构,从国有全资公司转变为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民营资本在内的10个股东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完成了上市前增资扩股;同年,公司完成有色金属产品总量40·43万吨,黄金10吨,营业收入37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7亿元。
2013年6月,公司在海外已控制铜资源量410万吨、黄金2000吨,铀8万吨;8月,公司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9月,取得了证监会的正式受理通知书;同年,公司总资产达到351·07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41·67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4·24亿元,铜铅锌产能增长到50万吨,黄金产能增长到50吨,员工年收入增长到3·6万元,棚户区改造新建员工住宅9213套,全部解决员工无房户问题。
2014年5月,证监会挂网披露公司招股说明书;11月,甘肃省政府决定,廖明任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3月27日,在中哈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矿业公司签署合作条款书,列入中哈产能合作与投资重点项目;8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资参与设立拓阵股权投资基金的提案》,同意公司出资参与设立甘肃拓阵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 1·9 亿元人民币;9月20日,中国铝业与白银有色集团等公司在中铝公司总部签署合作协议,就甘肃华鹭铝业出城入园项目展开合作。
上市发展
2017年2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甘肃国投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甘肃拓阵股权投资基金,发挥基金的杠杆作用和项目孵化优势,投资培育技术领先、市场广阔、成长性好的关联项目,并筹划通过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或招商引资等手段拓展合作;2月15日上午9时30分,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首发整体上市进程,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股票代码“601212”,股票名称“白银有色”,成为国内有色行业首家整体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到优质上市公众公司的转变;6月,公司主导拓阵基金投资1·8亿元,参股(持股18%)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九江德福,支持发展电池级高档电解铜箔产业,形成产业链协同互补;11月,公司的秘鲁尾矿综合开发项目正式投产,成为秘鲁第一个循环经济利用项目和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同年,通过南非第一黄金投资的斯班一公司,成功并购美国静水公司,成为南非第一、全球前十黄金公司和第三大铂系金属公司。
2018年3月29日,公司收到下属全资公司东方红鹭(北京)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报送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法院于当地时间3月27日作出的关于公司下属二级全资公司白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及三级控股公司 rfw 班罗投资有限公司和四级 rfw 班罗投资贰号有限公司参股的班罗公司(banro corporation)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的判决结果;5月,下属首信秘鲁公司尾渣选矿项目投产试车后半年实现达产达标;5月10日,证监会网站披露,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获有条件通过,审核意见为:“请申请人结合标的资产的经营风险,进一步说明标的资产交易作价的公允性,请独立财务顾问、评估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11月1日,公司召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会,标志着白银有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正式启动;同年,公司联合甘肃方股东引入九江德福合资设立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电池级高档电解铜箔项目。
2019年6月19日,公司引进的世界先进炼铜工艺——闪速炉顺利产出第一炉铜水;7月12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截至7月末,外汇局甘肃省白银市中心支局通过搭建政策、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专项信贷、内保外贷、协议融资等形式,多渠道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各家金融机构为白银集团提供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66·53亿元;8月30日-12月26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甘肃瑞达信息安全产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人民币7,765,768·83元;11月13日,公司公布,为优化整合内部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板块,公司拟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白银有色渣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该次吸收合并完成后,渣资源公司全部资产、债权债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公司依法承继。
2020年3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公司第一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减持斯班一静水有限责任公司9600万股股票,减持股份数量占斯班一总股本的3·60%,交易金额约为15·52亿元;3月17日,公司公告,股东瑞源基金拟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18亿股;7月1日,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该公司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王普公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8月11日-8月13日,五矿国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房明一行赴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以联促廉、协同发展”主题廉建交流活动;8月19日,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方位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期限为十年,根据协议,双方以各自的管理、资金、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等优势资源为依托,着重在硫酸供用、物流运输、生产生活用水供用等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2021年1月9日,下属首信秘鲁公司680万吨/年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扩建项目(二期)正式开工;1月12日,公司召开党委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并部署实施以纵深构建“一体两翼”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7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同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bis”牌锌锭(二期)注册的公告,同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白银产地生产的“ibis”牌锌锭(二期)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注册产能12万吨,执行标准价;10月15日,白银市政府与振烨国际集团、白银有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白银市“一中心三圈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助力白银市产业高效高质量的发展;11月2日,公司收到甘肃新业发来的《甘肃省新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减持白银有色股份期限届满的告知函》,股东甘肃省新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经济合作有限公司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共减持公司股份约3688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0·5%;12月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杜明任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总经理级);12月7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合作建设20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的提案》,同意白银有色启动合作建设年产20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并开展前期工作。
稳定发展
2023年1月14日,下属首信秘鲁公司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扩建项目正式竣工投入生产,形成多金属选矿1600万吨生产能力;4月6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普公等会见了来访的哈密焱鑫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锋,双方签订长期合作框架协议;4月24日,公司稀散金属综合利用孵化基地—高纯碲研发制备中心项目开工建设;5月7日,公司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开工;5月14日,甘肃工程咨询集团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白银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普公与华为甘肃总经理王宏有签订《白银有色集团-华为合作框架协议》,基于双方在市场、品牌、技术、生态、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有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园区、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孵化创新解决方案,联合运营推广数字化产品与服务;9月21日,旬阳市与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就矿产资源开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李志磊任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9月27日,公司白银炉技术创新升级项目竣工投产,将白银炉产能提升到20万吨/年,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炼铜技术进入国际先进炼铜技术行列;10月20日,公司与力拓集团签订铜资源保供合作协议,与哈矿集团签订铜资源保供协议,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署超细铜粉大制备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合作协议,与甘肃大象签署1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合作协议,与兰石集团签署10万吨纳米氧化锌项目合作协议;11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殷勤生任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2月28日,公司公告,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公司拟与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浙江天能储能有限公司、甘肃金专丝路振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甘肃省绿色生态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白银有色认缴出资17000万元,持股34%。
2024年5月16日,公司年产50吨高纯碲规模化生产线试生产顺利产出第一批产品;6月1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同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鹭”牌a级铜注册的公告;上半年,公司生产阴极铜18·36万吨,锌产品21·15万吨,电铅0·73万吨,黄金6793千克,白银224·53吨,公司的绿色选矿药剂技术改造项目(一期)1·5万吨黄药生产线已建成,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一阶段工程已建成投产,铜冶炼智能化工厂项目部分子项已建成投运,第一黄金gedex矿山资源回收项目一阶段建成投产;7月22日,公司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某矿业公司全部股权,取得其控制权,目标公司在巴西经营一座在产铜金矿,年均产铜精矿含铜总金属量约2万吨;前三季度(1-9月),公司主要产品铜锌铅产品产量共58·41万吨;10月,公司发布关于挂牌转让下属全资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公告指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甘肃省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下属全资公司唐吉萨(巴巴多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及相关权益,公开挂牌期间征得一个合格境外意向受让方ultra well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双方就唐吉萨巴巴多斯100%股权转让事项签订《关于唐吉萨股权转让交易的实施协议》《股权买卖协议》和3000万美元《债权转让协议》;11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进出口银行甘肃省分行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融资框架协议》,提供50亿元贷款融资额度;12月,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原料采购业务中,未结算原料在点价期内受价格波动影响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同年,公司完成铜铅锌产品产量77·06万吨,较2023年增加5·6万吨。
2025年5月12日-5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一行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共同打造再生原料供应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深入交流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6月4日,中国共产党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7月,公司与中信集团共同投资的深圳源信能源科技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煤炭及制品销售、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7月9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的一批约900吨进口锌精矿,在兰州综合保税区完成保税及通关手续,标志着兰州新区综保区首单大宗矿产品保税仓储业务正式落地,同日,公司公告,聘任张有达为公司副总经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