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徽确定时间为2002年,其徽志为圆形蓝色徽标,内心下方和外环分别标有中英文校名,外环下方标有学校创建年份,内心中间是由矿镐和钥匙符号组成的图案。学校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标有学校中文名称的长方形证章。
释义:miner pick(矿工用的镐)既反映安徽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和特色学科,又象征着安徽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勤恳务实、刻苦奋进的开拓精神;key(钥匙)既寓意打开智慧大门和知识宝库的工具,也代指学习思考的方法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旗
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
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园精神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
校训
安徽理工大学在1998年确定校训:团结、奋进、博学、奉献。“八字”校训体现为人与为学的统一、做人与做事的统一、追求真理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
“团结”即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团结为生产力,团结是凝聚力,学校应该为和谐统一的有机体。其强调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共建和谐校园。要求学习和工作中发扬团队精神,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精诚合作、和衷共济。
“奋进”即奋勇前进。《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体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它要求师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不断促进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博学”即学问广博精深。《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为学须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采众长,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它既意味着为学要广泛猎取,还意味着博大与宽容。它要求师生博览群书,博学多闻,厚积薄发,以“博学”为为学之道;要求师生视野超前,胸襟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博大”为为人之道。
“奉献”即恭敬地交付、给予。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忱的爱国情感,要求师生常怀感恩之情,立志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知识和才学,奉献青春和热血,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校庆日
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庆日为公历10月7日。
校歌
词:陆志坚 曲:孟文豪淮水泱泱,淮山苍苍,北挽黄河,南携长江;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志存高远,天道路长。安徽理工大学我的骄傲,济世伟业,大学无疆。天地为师,乾坤朗朗,我是芬芳,你是翅膀;团结奋进,博学奉献,艰苦创业,成就文章。安徽理工大学我的骄傲,济世伟业,大学无疆。 |
社团文化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是在共青团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团委”)领导下的,接受校团委指导和监督的校级学生组织。社联的宗旨是“服务、监督、组织、管理”学生社团有序开展活动、促进社团团结交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引导社团发展,同时探索、实践课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
社联下设六个部门,即办公室、联络部、传媒部、调研部、财务部、文体部,负责社团活动开展、资产管理、宣传报道、外事洽谈、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等方面。各部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统一接受主席团领导。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安徽理工大学学生社团“仰山社团纳新节”活动分别在仰山广场和汽车文化广场举行,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类型69个学生社团齐聚一起。
2024年3月30日,安徽理工大学第十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第二十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暨“一站式”学生社区社团巡礼在百川楼精彩开启,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与学工部负责人出席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