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28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与龙头企业建有5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国际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 中医药知识挖掘与出版创新服务重点实验室 |
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道地中药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基地) | 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实验室 |
数字化影像技术实验室 | |
中药药剂实验室 | |
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 | |
免疫实验室 | |
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 |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
经脉脏腑相关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
中医药防治肺系重大疾病应用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
中药配方颗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中药饮片工程研究中心 | |
安徽省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 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
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安徽省中医肺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安徽省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近5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8项。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 |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皖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 2021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突破 | 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 | 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有中文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到270余万册,国内专业期刊8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35个。获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有国家标准化的古籍书库和古籍修复室。现有各类古籍3·3万余册,中医药古籍共2万余册。现有新安古医籍300余种。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硕实习实践基地,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
学术期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12月,设有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实验研究等栏目,先后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等,期刊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学术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希腊设立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中短期培训。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