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院设有3个系,开办4个本科专业。
系:茶业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
本科专业:茶学、茶学(茶文化与贸易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个安徽省面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奖补资金项目。
博士后流动站:园艺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园艺学
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茶学、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茶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粮油、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领域: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茶学
安徽省重点学科:茶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人,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16人、校聘特聘讲席教授9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6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5人;兼职国家级人才7人;2004年获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国家级教学团队:茶学专业教师团队(2007)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茶与食品科学学院茶学专业教师团队(2018)
全国模范教师:张劲松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宁井铭、宛晓春、夏涛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韦朝领、李大祥
安徽省教坛新秀:李大祥
安徽省青年“知名专家”:宋传奎
安徽省教学名师:江昌俊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安徽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安徽省精品课程6门。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茶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
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茶学
安徽省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精品课程:茶叶生物化学
国家视频公开课:魅力中国茶
安徽省精品课程:茶树育种学等
实践教学基地
截至2020年3月,学院建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校大杨镇农业园教学茶园与茶叶加工厂、茶叶机械厂、庐江郭河皖中综合试验站茶树品种园与食品加工中试基地、金寨县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特色品种茶园、皖南试验站茶树种质资源圃、皖垦集团麻姑山茶树资源圃等,同时还拥有大益爱心茶室、一盏年华·祥源茶吧、“享味坊”食品有限公司、“格子铺”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3月,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10项。截至2020年5月,主编、参编专业规划教材2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1部。
国家精品教材:茶树育种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