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49个在招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
学院名称 | 所设专业 | 学院名称 | 所设专业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数字经济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科技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 |
法学院 | 法学 | 文学院 | 商务英语日语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艺术学院 | 绘画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 |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 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 / | / |
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拥有3个省级高峰学科、3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进入前20%,工商管理学进入前30%。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学校工程学(engineering)、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general)、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应用经济学(ⅱ类) | 工商管理(ⅲ类) | 统计学(ⅲ类)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法学 | 公共管理 |
类别 | 名称 |
---|---|
a类省级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b类省级重点学科 | 产业经济学、统计学、 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7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85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4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4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类别 | 名称 |
---|---|
国家“万人计划” | 宋马林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朱红军 |
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 宋马林、储德银 |
仅部分列举 |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专业占比位居安徽省高校第2。1个专业入选安徽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专业入选安徽省特色专业培育项目,1个专业入选安徽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项目,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安徽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民经济管理、投资学、贸易经济、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金融工程、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广告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金融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税收学、经济统计学、保险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产品设计、动画、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电子信息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设计、新闻学、日语、资产评估、视觉传达设计 |
国家一流课程 | 证券投资学、统计学、管理学、税收学、资产配置优化选择虚拟仿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经济类综合实验、税务代理实务、财务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评价与投资决策虚拟仿真实验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证券投资学 |
仅部分列举 |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5年3月,通过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强中外文化体验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夯实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着力服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高水平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招收来自9个国家的留学生,与韩国高丽大学世宗校区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皖北振兴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和学术机构共签署科教产教融合、政产学研用金等各类社会合作协议637项。
学术交流
学校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了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30人论坛暨数字智能化时代的‘无形经济’”理论研讨会、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金融服务业务培训暨金融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会议、中国会计学会对外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双碳”目标下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合作经济理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企业碳管理暨创新创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学青年论坛、新时代海关与国际贸易法律论坛暨德和衡长三角国际法律论坛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